產品別名 |
MPP電力管,mpp電力管規格型號,MPP電纜保護管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敷設要求
(1)電纜與熱力管道(溝)平行、交叉時,電纜應穿石棉水泥管保護,并應采取隔熱措施。
(2)直埋電纜敷設時,應事先埋設好電纜保護管,待電纜敷設時穿在里面,以保護電纜管免受損傷及方便更換和便于檢查。
(3)敷設在鐵路、公路下的保護管深度不應小于1m,管的長度除應滿足路面的寬度外,還應在兩端各伸出2m。
(4)電纜與熱力管道交叉時,敷設的保護管兩端各伸出長度不應小于2m。
(5)電纜保護管與其他管道(水、石油、煤氣管)交叉時兩端各伸出長度不應小于1m。
(6)引至設備的電纜管管口位置,應便于與設備連接,并不妨礙設備拆裝和進出。
(7)并列敷設的電纜管管口應排列整齊。
(8)保護管敷設完畢應將兩端管口堵嚴,防止進入異物影響電纜敷設。
無論是鋼保護管還是塑料保護管,其加工制作均應符合下列規定:
(1)電纜保護管管口處宜做成喇叭形,可以在直埋管沉降時,減少管口處對電纜的剪切力。
(2)電纜保護管彎曲會造成穿電纜困難,應盡量減少,較大截面的電纜不允許有彎頭。垂直敷設的電纜保護管,管子的彎曲角度應大于90°,避免因積水而凍壞管內電纜。
(3)每根電纜保護管的彎曲處不應超過3個,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。當實際施工中不能滿足彎曲要求時,可采用內徑較大的管子或在適當部位設置接線盒,以利電纜的穿設。
(4)電纜保護管在彎制后,管的彎曲處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,管彎曲處的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徑的10%。不然會造成電纜穿設困難。
(5)保護管的彎曲半徑一般為管子外徑的10倍,且不應小于所穿電纜的小允許彎曲半徑。
(6)電纜保護管管口處無毛刺和尖銳棱角,這樣在穿電纜時不至劃傷電纜。
MPP電力管采用改性聚丙烯為主要原材料,是無須大量挖泥、挖土及破壞路面,在道路、鐵路、建筑物、河床下等特殊地段敷設管道、電纜等施工工程。與傳統的“挖槽埋管法”相比,非開挖電力管工程更適應當前的環保要求,去除因傳統施工所造成的塵土飛揚、交通阻塞等擾民因素,這一技術還可以在一些無法實施開挖作業的地區鋪設管線,如古跡保護區、鬧市區、農作物及農田保護區、高速公路、河流等。
電力電纜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。1879年,美國發明家T.A.愛迪生在銅棒上包繞黃麻并將其穿入鐵管內,然后填充瀝青混合物制成電纜。他將此電纜敷設于紐約,了地下輸電。次年,英國人卡倫德發明瀝青浸漬紙絕緣電力電纜。1889年,英國人S.Z.費蘭梯在倫敦與德特福德之間敷設了10千伏油浸紙絕緣電纜。1908年,英國建成20千伏電纜網。電力電纜得到越來越廣的應用。1911年,德國敷設成60千伏高壓電纜,開始了高壓電纜的發展。1913年,德國人M.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電纜,改善了電纜內部電場分布,消除了絕緣表面的正切應力,成為電力電纜發展中的里程碑。1952年,瑞典在北部發電廠敷設了380千伏壓電纜,實現了壓電纜的應用。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、1200千伏的特高壓電力電纜。
電力排管的特點是強度高、摩擦阻力小,比普通管強度高40%,管體的抗折荷載≥12000N,外壓荷載≥15000N,,可用于各種級別的道路敷設使用,內壁與電纜的摩擦阻力小是電力排管的優點,其摩擦系數<0.35,明顯低于玻璃鋼、PVC等其它類別電纜管。通纜時減少了工井的數量,降低了工程造價、增加了電纜牽引長度。
電纜排管鋪設完工后,進行土方回填,以機械為主,人工配合。分層回填,每層厚度為15cm,并進行夯實?;靥畹母叨扰c主體道路路面高程吻合。余土用自卸汽車運至余土棄置場。